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英伦 | 吴若山:英国人手里的那杯茶,水很深

吴若山 新三届2 2021-10-19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吴若山,1980年生,江苏省东台市人,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研究所。曾在院校、媒体、政府工作,游历十余国,在比较中慢慢塑造常识。现创办文旅研究智库,专注宏观政策研究。

原题
 英国人手里的
那杯茶水很深



作者:吴若山



假设人生可以设置剧情,我们总是希望它能够波澜不惊的抵达高峰。只可惜,许多人的生活平淡无奇,就算拥有契机,也总会在懒散中,将小有才情变作随风逝去的叹息。


资深媒体人张讴是抓住了契机的那一位。他利用在驻印度、英国的工作机会,一步一个脚印,在新闻工作之外完成了多部图书的写作。


2018年6月,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英国风物记》。全书29万字,凝聚了作者在四个时期、用双眼观察英国40年的精华,可以说是一本由时间赋予魔力的图书。


《英国风物记》记录了作者对英国寻常生活的见闻,并在此基础上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了英国沉默绅士性格背后的复杂性与历史成因,这使得图书兼具个人化视角和人文深度,更具有启发性。这本书填充了少有的出版类型——深度旅行人文作品。


行文及此,不由得想起金耀基先生的《海德堡语丝》一书,两本书都是客居他乡的文字,都配得上董桥先生所称赞的“无意得之却篇篇得意,都成温情所寄的妙品了!”


本书作者采访大英图书馆的敦煌研究专家苏珊博士

饱满的深度往往与阅历紧密相连。介绍作家在英国的情况,是陈述图书说服力的合理步骤。

1978年,作者考入大学学习英国语言文学,1988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留学,2008年至2014年以中央电视台驻欧洲(伦敦)资深记者身份,返回英国工作。在与英国结缘的40年里,作者研究英国历史,翻译英国文学。2000年至2005年,还曾以中央电视台首任驻印度首席记者身份,在前英国殖民地印度工作。

在英国工作期间,作者以职业记者的身份,终日行走英伦,接触各色人等,上至首相、王室贵族,下至农夫摊贩,可以说触及了英国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在对这些感性认知进行深度过滤之后,这本书得以面世,并尽最大可能的,向我们讲述沉默绅士的风度和深意。

图书是见识的度量衡。作者在书里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对英国方方面面的感知,观点不受时间、金钱和主义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风物记“只是图书的外衣、外表。对英国社会田野式的观察,才是图书提供的丰盈内里。

如果要说推荐理由,我可以列出四个我们应该阅读《英国风物记》的原因。

这是一本“真实生活在英国”的图书。


作者曾在英国留学、工作八年,其间和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面对面的交流,再加上大量的外文文献阅读,使得这本书不见虚功,没有一个文字没有出处。作为一位记者,作者的视野是开阔的。全书笔势浩然,其言有味,既讨论酒馆、花园、餐桌礼仪之类的柴米油盐,也讨论议会运转、移民融入、贵族转变的庙堂之高,使得全书兼具可读性和思考性,摆脱了见山是山,见云是云的直白水准,让我们通过阅读,以对英国人的性情、社会运作的复杂性和合理性有了更深入的观察。

仅举几个个人感触较多的例子。英国人是出了名的爱谈天气、尊重他人隐私。细节的统一性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民族性呢?作者写道:

多变的天气让英国人不相信环境,而是相信自己的内心,这让英国人具有极强的独立精神。

英国人不过分关注他人私事,冷漠是这种态度的妥善表达,虽然触碰隐私是英国社会的一大禁忌,但涉及隐私的八卦小报有着最高销量。这种社会禁忌与窥探心理,反映了文化的矛盾性。

在这个日益扁平化的世界,资本和技术开始驱散各国的不同。那些依旧根深蒂固观念做法,是对一个国家个性最好的展示。

作者在书中写道:英国人的脑子比欧洲大陆人多了一道弯,他们很少直接表达观点,而是善用明喻暗喻、甚至明褒暗贬的修辞方式。沉默包裹着私人空间,这个私人空间大得出奇,里面装满了各种想法。外人触碰不得,也难以猜测。对于英国人来说,那种沉默,不亚于满天的烟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有句名言:“我观看,而且我沉默”。

英国乡野,远处是坐拥大片草地的羊群

这是一本“帮助头脑萌芽”的图书。

在一个国家生活久了,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很容易固化起来,让自己的头脑陷入牢闭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容易陷入头脑的惰性。

原本借助阅读,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丰富自己的见识,获得比较的视野。但市场上许多写外国的图书,他们的脑力、笔力都很稚嫩,常常是用中国式思维、中国话语体系去解读其他国家的社会现象,写出来的内容非但不自然,而且绑架了真实的情况,败坏了纸张,蒙蔽了眼睛。还有一些作者,他们是用讨好式的思维去写作。读他们的书越多,丝毫不能帮助我们了解世事的曲折、灰暗和光明,只能强化我们头脑牢闭的程度,陷入“不读头脑就会羸弱,读了头脑又会胀疼”的尴尬。

《英国风物记》一书,写作者的头脑是敞开的,内容也是亲身经历的。借用作者张讴在书中所写,“风景和文化,唯有自己体验过了,才会印象深刻”。这样的图书,才是有营养的文字。这样的阅读,才令人心生愉悦。

以吃为例,我们总会骄傲于菜品的丰富,安于饱腹。在事情的另一面,菜品的乏味是否有值得称道之处呢?

作者在书中写下他的观察:岛国的土地还算肥沃,可以生长出精妙语言和缜密思维,却难以出产香料和丰富蔬菜,只生长土豆、胡萝卜、燕麦和牧草。清教徒思想是英国文化中的一股潜流,他们认为贪食是精神上的堕落,沉迷于美食会让人有一种罪恶感,是最不可原谅的生活方式。简单食物才是上帝赞赏的食物。

说英国人食物不丰富,未免有失公允,英国人喜欢吃的食物都十分丰盛。超市里的奶制品多达上百种。

英国的餐桌礼仪远比食物更讲究,英国人花费在餐桌礼仪上的时间,远高于烹饪食物的时间。中世纪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在审核奖学金候选人资格时,其中遴选条件之一,就是让候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餐桌上吃芦笋、葡萄、水果馅饼。一个人是否自私贪婪,是否懂礼貌,是否有社交能力或者思考能力,都可以通过吃相表现出来。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认识简单背后的丰盈。英国式炸鱼、薯条背后充盈着精神性的生长特性,是对英国领军19世纪科技、工业、政治的最好诠释。或许,我们的社会终会迎来这样的反思:时间苦短,何必花费太多时间在吃上。工作与餐桌应该划清界限。

这是一本介绍“他国规矩”的图书。

旅行之所以重要,在于去闯荡得多了,一个人的认知就会变得丰富。垒土成台,积沙成塔,他所在的国家也会因此收益。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英国社会、政府运作的各种规矩。这些内容和绝对顺服、资源的无限支配无关,为我们敞开了解另一种文明,提供了最有价值的阅读内容。

笔不赘言。在做价值判断之前,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拘泥,一起耐心读些摘录的文字。

(英国农村)围栏低矮,木围栏稀疏,抬腿就能迈过,却无人敢随意跨越。背后的法律和秩序,赋予了这些十块木棍以威严和凛然。人们常说,百姓的寒舍,风可以进,雨可以进,但国王不能随便进。权利就是界限,任何人不得随意越界。

秩序和规矩是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英国人讲究规矩,一旦他们接受了规则,粗糙的行为就会变得细腻。英语中的“polite”最初是指“打磨光滑和擦亮”,后来则有了“优雅”和“礼貌”等文化含义。匈牙利作家麦克斯调侃英国说,排队是这个无趣民族所能干出来的最有激情的事情。

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也规定私财所有者不能损害公众利益,不能挤压公众的自由空间。从1215年《大宪章》签署到现在,每一部法律都如同一道围栏,排列了800多年。朽烂的就换掉,不适合的就修理一番。它们疏密合理,构成英国法律之网。

需要注意的是,完美是世人的白日梦,政治文明概不例外。作者在书中也不动声色的提醒我们留意,进步的代价。书中写道,“发达国家总是自带光环。他们希望把落后地区纳入自己的温泉,这一过程伴随着征服与杀戮。”

英国绅士


这还是一本”文字有技巧“的图书。

英国人擅长自嘲,有种苏轼笔下里点瓦砾为黄金的魔力。作者笔下的文字兼有中国文学清深温丽、英国文学幽默直接的特点,很有功力,绝非浅学讨巧所能达到。阅读这本书,也有利于我们学习文字运用技巧。略举数例如下:

英国社会如重峦叠嶂。站的位置不同,你看到的风景也会不同。

英国的乡村花园很小,可以让一颗喜悦的心轻松包裹住。

他们说话时,嘴巴开合很小,语调缓慢优雅,却有手术刀的锋利。

一读其语,意思牢落可知,这样的文字解渴、解惑。此外,作者气质儒雅,不急不躁。在这掘金的浮脆时代,阅读安静的文字,对于读者乃至社会寻找更为稳健的前行方向,无疑是有意义的举动。

写作是件难事,接踵而来的阅读也不轻松。碎片化时代,很少有人愿意花费时间认真读完一本书。正因为这一点,推荐你《英国风物记》。毕竟,缺失阅读造成的损失,永远无法补偿。

苏轼先生得知友人徐得之晚得子的喜讯后,写信说道“闻之喜慰可知,不敢以俗物为贺,所用石砚一枚送上”。大家若有闲暇,我推荐翻读《英国风物记》这一“石砚”,驾乘文字的扁舟,游英国如咫尺,解愚暗于尺牍。

延伸阅读


张讴:被囚印度40年,

中国战俘的归国之路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 张讴
定价: 52.00元
读者若有兴趣
可网上书店如当当等自购

作者近影

文图由作者及本书作者张讴提供本号分享
文字略有删节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英伦专题

刘晓华:门外的世界,

全人类都在挣扎着

刘晓华:英国医院里的救治实录
刘晓华:我在英国的生活实录
英国女王长寿的秘密
李光程:英国女王丈夫,
诞生在这张餐桌上
刘晓华:国王只是一个童话,
走进英国的国会大厦
刘晓华:这一周是英国的至暗时刻
刘晓华:整个英国都在
为重症的首相祈祷
刘晓华:丈夫在英国的住院与护理实录
英国耄耋女学者:
“我是四川乡下姑娘”
李辉:火烧英国代办处,
改变历史走向的一周
刘晓华:女儿在英国当医生
李榕:在华盛顿英国使馆的"内急"
田军:我在英国的车族生涯
张伟光:伦敦住院记
张伟光:我在伦敦送快递
成小秦:游学英伦,
追忆钱瑗同学
嵇伟:与新冠共生存,
英伦全面解禁进入狂欢模式
侯建刚:英伦的雾霾去了哪里
马雅:第一批到香港淘金的英国人
肖业祥:人民大学英国校友会会长

张小雪:伦敦邂逅

来自东方阵营的“份地主”

上官东恺:在牛津见到胡耀邦

孙立平:哪有什么中西之分,

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费雯丽:演技与美貌并存的乱世佳人

钱颖一:哈耶克,自由和市场的力量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军营华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